
来自:筑客HOME(ID:hizhuke)
本文已获得授权

房产黄金时代,买房不止于居住,还能保值增值。如今,大佬们不再谈“闭眼买房”,而是说“睁眼看清”。
两位商界巨擘的言行,引发人们对楼市的新一轮思考。近期在大湾区以惊人价格抛售400套房产,部分房源总价仅40万。而曹德旺则直言不讳“房子就是一堆砖头水泥,早晚回归成本价。”他甚至劝亲妹妹卖掉多余房产。


这些信号都说明了什么?
.01大佬为什么不看好楼市?
第一、房子真的够多了
调权威数据显示,全国城乡房屋存量已达6亿栋,看单位,是栋不是套!如果从数量出发,足以让所有人都有得住,而大家想的是:在自己居住的城市,拥有自己的房子。

空置房问题同样突出。估算表明,全国空置住房均约16.7%,依据贝壳研究数据显示,“买来投资,扔着不住”的空房子在三四线城市尤为显著,部分二线城市也较明显。

第二、人口结构正在逆转
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比想象中更快。依据七人口普查数据,90后人口总数较80后减少了约4000多万,00后比90后减少了4700万。生源减少从幼儿园开始显现。

第三、购房的人正在下降
我国家庭自有住房的比例非常高,甚至 40%以上的家庭拥有多套住房。而且对 未来的年轻人而言,很可能不需要购买房子,他们可以从祖辈和父辈继承房产。

.02未来楼市的三大趋势
在洞察数据、把握当前形势的基础上,若要对未来几年做出买房或卖房的抉择,关键在于精准预判楼市的未来走向。
第一、城市分化
楼市已经告别了“普涨时代”,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化将愈加明显。

在三四线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,现在不买房,五年后很可能会庆幸。这些地区人口外流严重,房子供过于求,房价还可能继续下跌。
而在一线核心地段,有人口流入和产业支撑,房价相对坚挺,只要相信国运,就有上涨空间。

第二、住宅分化
随着市场转变,不同类型的住宅将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。
首先是被抛弃的老旧小区。即使是钢筋水泥也有使用寿命,过去砖混结构的老房子质量会越来越差,居住体验糟糕。

其次是超高层住宅。随着电梯等设施老化,维修费用将越来越高;在消防应对方面,高的消防云梯50多米,勉强达到二十层,一旦发生火灾,救援困难。

第三、租房群体获益
国家明确规划:未来五年内要提供60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。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行动,目标覆盖大多数工薪阶层。
保障房租金通常低于市场价30%左右,这意味着租房选择更多了,租金更实惠了,租房正在成为一种更聪明的选择。

.03今后买房容易卖房难
1、持房成本正在增加
越来越多的人发现,过多的房产并不能带来财富增值,反而意味着养房开支:每月雷打不动的月供、物业费、取暖费等。如果房价下跌,资产将大幅缩水。

2、二手房市场已经转变
2023年4月,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现。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房产税出台的前奏。与此同时,楼市二手房供应量已经相当庞大。
未来虽然不至于“房价如葱”,但房价可能不如预期坚挺。随着保障房大量入市,多房者的卖房难度可想而知。

什么样的房产还能持有?
有一句流行语: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。很明显,楼市不再乱投资的风口。“房住不炒”四个字已经说明了一切。一切从居住价值出发看问题。
1、经过改造的老小区可能仍有价值,这类房子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,周边医疗、交通、商超、学区等配套齐全,尤其受养老群体欢迎。

2、核心城市优质房产也相对安全,比如一线城市地铁口的次新房,即使不自主,在租房市场也非常受欢迎。
3、配置好的品质楼盘将是硬通货,未来最受欢迎的将是符合“低密度、改善型、好物业”的小洋楼类型。现在已经有不少高层住户开始搬到多层洋房居住。

2025年不买房,五年后会庆幸还是后悔?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和所在城市。
如果你有自住需求,比如结婚需要婚房,孩子上学需要学区房,那么可以考虑购房,但要把房产当作大宗消费品,而不是投资品。

选择时优先考虑优质学区、物业和医疗资源,月供不要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,并预留至少两年的月供作为备用金。
如果你想投资买房,那么建议收手。房地产作为最好投资品的时代已经结束,未来房子将会逐步回归居住属性。2025年不买房可能不是错,但乱买房一定会后悔。

你怎么看?2025年你会选择买房还是再等等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。
- End -
内容合作:微信chenran58,
|免责声明|
本文转载自:筑客HOME
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原创所有,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,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,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、版权问题时,烦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。
配资门户的申请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